中國即將開展的第24次南極科學考察活動中,將會出現(xiàn)兩位特殊“考察隊員”的身影―――“冰雪面移動機器人”和“低空飛行機器人”,這是中國在南極考察事業(yè)中首次運用智能機器人技術(shù)。
這兩位智能機器人由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和中科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聯(lián)合研制。
據(jù)悉,體重達200公斤的“冰雪面移動機器人”,外形看上去像一架帶有升降桅桿的坦克,可自主跨越冰裂縫,翻越雪坡和雪丘,最大作業(yè)半徑為25公里?!氨┟嬉苿訖C器人”可搭載40公斤的重量,同時還可以拖曳100公斤的重量。此次赴南極考察,這位“大塊頭”將搭載一個高精度的定位DGPS和一套五要素的氣象觀測站。
看上去像一架小型飛機的“低空飛行機器人”,體態(tài)輕盈,約有20公斤,力氣也較小,只能搭載5公斤的有效載荷,但其飛行速度能達到50―100公里/小時,能持續(xù)飛行1小時,抗6級風。此次赴南極考察,這個“小個子”攜帶了一臺觀測海冰的紅外輻射計和一架航拍照相機。
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相關(guān)項目負責人介紹說:“與其他的科學考察隊員比起來,這兩位科考機器人最為突出的優(yōu)點,就是不管天氣多么惡劣,依然能夠正常工作。”
(轉(zhuǎn)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