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智能電表除了具備傳統(tǒng)電能表基本用電量的計量功能以外,為了適應智能電網和新能源的使用它還具有雙向多種費率計量功能、用戶端控制功能、多種數據傳輸模式的雙向數據通信功能、防竊電功能等智能化的功能,智能電表代表著未來節(jié)能型智能電網最終用戶智能化終端的發(fā)展方向。
智能電表之所以稱之為智能,很大一部份原因,就是此種電表不需要一個抄表的過程,在智能電網推行的過程中,智能電表作為終端存在,直接完善著整體網絡。
智能電表是智能電網的智能終端,它已經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電能表,[1]智能電表除了具備傳統(tǒng)電能表基本用電量的計量功能以外,為了適應智能電網和新能源的使用它還具有雙向多種費率計量功能、用戶端控制功能、多種數據傳輸模式的雙向數據通信功能、防竊電功能等智能化的功能,智能電表代表著未來節(jié)能型智能電網最終用戶智能化終端的發(fā)展方向。
同時,由用戶交費對智能IC卡充值并輸入電表中,電表才能供電,表中電量用完后自動拉閘斷電,從而有效地解決上門抄表和收電費難的問題。用戶的購電信息實行微機管理,方便進行查詢、統(tǒng)計、收費及打印票據等。
福建廈門電業(yè)局營配基礎管理專項提升工作專項報告顯示,該局采集自動抄表用于電費結算的客戶數從2012年年底的26.7萬提升到58萬,抄表效率和質量大幅提高。
據了解,廈門電業(yè)局將營配基礎管理專項工作作為“用電滿意提升工程”的一項重要舉措,圍繞計量采集、抄表、核算、線損、配電等5個專業(yè)中可能制約用電滿意提升的營配公變一致率、戶變關系正確率、采集系統(tǒng)自動抄表戶數等8大基礎指標,開展專項行動。
該專項工作開展以來,廈門電業(yè)局營配基礎管理8大指標顯著改善。其中,公變一致率從97.03%提升到99.51%,智能電表100%全覆蓋臺區(qū)數增加46.9%,有效提升了用戶滿意度。
(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