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日前,武漢市本土制造的第一條多機器人自動汽車焊接生產線在武漢開發(fā)區(qū)下線。這條生產線長達80多米,可以流水化作業(yè),一堆沖壓鋼板,經過底盤、側圍、頂蓋、總拼等工位,焊過3000多個點,就被焊成了一臺完整的白車身。
26架亮黃色機器手臂分列排開,50多秒就可焊成一架白車身,自動化率達到60%以上。
昨日,我市本土制造的第一條多機器人自動汽車焊裝生產線在武漢開發(fā)區(qū)下線。
制造這一生產線的是本土公司恒力達,該公司總經理何可敬向長江日報記者介紹,這條生產線是為東風小康的重慶工廠打造的,正在進行調試,預計國慶期間交付。
這家企業(yè)最早做汽車生產線上的輸送機,去年開始轉型。
“除了部分搬運和焊接需要人工操作之外,這條生產線基本可以實現無人制造,對本地智能裝備產業(yè)而言,是一次零的突破?!焙慰删幢硎?。
昨日,記者在車間里看到,這條生產線長達80多米,可流水化作業(yè),一堆沖壓鋼板,經過底盤、側圍、頂蓋、總拼等工位,焊過3000多個點,就被焊成了一臺完整的白車身。
現場,工作人員正在用一臺類似平板電腦的“示教機”對機器手臂進行調校?!皺C器人就像小孩一樣,給它編了程序后,還需要手把手地‘教’,正式生產時,它就一遍又一遍地重復被教的動作”。
據悉,這套生產線還安裝了光感設備,一旦有人或者異物闖入生產線,工業(yè)機器人會被自動鎖死,以防出現事故。
何可敬介紹,生產線上的工業(yè)機器人,全部產自日本,恒力達做的是工業(yè)機器人的集成運用,即給一群機器人一個統(tǒng)一的“大腦”,使其按工藝設定的程序運行?!吧a線的價值超過千萬元,其中機器人運用產生的價值,要比機器人本身還高。”
武漢是汽車制造大市,但裝備制造卻相對薄弱,生產線大多從外地甚至國外引入,以武漢通用為例,接近一半的設備由上海DEMC公司提供。
對產業(yè)前景,何可敬充滿信心,他計劃3年內將產值擴至4億-5億,技術能力達到國內頂尖水平,助力武漢在汽車裝備制造領域異軍突起。
(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