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自動駕駛和V2X智能交通技術的發(fā)展,讓汽車越來越像一臺移動智能設備。越來越多的功能可以通過系統(tǒng)進行控制,再加上越來越多的聯網需求,也讓另一個十分可怕的問題擺在了消費者的面前:汽車究竟會不會遭到黑客攻擊?是否會被網絡上的不法分子操縱?針對這個問題,日本的富士通和富士通研究所最近發(fā)表了一項全新的車載網絡檢測技術,或許可以幫得上忙。
常規(guī)情況下,通過車載網絡的正常行為和操作是可以被控制的,然而黑客或者不法分子一旦通過“系統(tǒng)后門”劫持某些設備的話,車輛可能會在消費者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啟動、熄火甚至突然加速和剎車。目前針對這種攻擊的檢測是檢查車載網絡定期發(fā)送和接收到的信息之間間隔是否正常,但這種檢測方式也非常容易因為“網絡延遲”導致被“誤診”。
富士通發(fā)明的這種新技術可以讓系統(tǒng)自己學習正常信息和攻擊性信息之間的區(qū)別,通過對比差異來判斷究竟是正常操作還是惡意攻擊。而不是簡單粗暴的按照“時間間隔”來進行劃分。從而讓消費者獲得更加安全和更好地體驗。預計這項技術將會在2018年正式落地富士通的物聯網平臺,對未來的高速自動駕駛技術來說,像這樣的車聯網安全也是眾多廠商需要關注的內容,期待更多廠商能夠投入開發(fā),讓自動駕駛變得更安全。
(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