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1.小鵬第三款量產車型P5系列日前發(fā)布,售價在15.79萬-22.39萬元之間。該車型被拿來與特斯拉Model 3,甚至凱美瑞、邁騰、雅閣等相提并論。畢竟,在價格上它們站在了同一條起跑線上 。
2.除了小鵬,蔚來、零跑、威馬、特斯拉等造車新勢力也將目光鎖定在20萬元級的中低端新能源汽車市場,傳統(tǒng)汽車巨頭吉利、長城等也不想將“蛋糕”拱手相送。中低端新能源車賽道擠滿了競爭者。
3.未來這一賽道的競爭只會日益激烈。不過對車企而言,產能是其迫切要解決的問題,更長遠來看,人才、資金、供應鏈等更為全方位的角逐才是制勝關鍵。
小鵬終于也坐不住了。
9月15日晚,小鵬推出P5系列,這是其第三款量產車型,售價在15.79萬-22.39萬元之間,正好填補了小鵬P7和G3之間的 空擋。該車型也被視為與特斯拉Model 3相比最具有競爭力的車型。
早在今年4月,小鵬汽車便開始接受P5 車型的預定。小鵬汽車副董事長兼總裁顧宏地表示:“與P7相比,P5的預購數量增長了一倍。”在他看來,等四季度正式交付后,小鵬的出貨量將達到每月1.5萬輛的峰值,是8月份的兩倍多。
無獨有偶,在8月中旬蔚來第二季度財報會上,蔚來創(chuàng)始人兼董事長李斌也表示,將于2022年推出一款車型,價格低于目前所有車型,同時還會通過一個新品牌進入大眾市場。在他看來,大眾市場缺乏的是有競爭力的智能電動產品,而蔚來即將推出的中低端新品牌售價將在15萬-25萬元之間。
把目光聚集在15萬~25萬元市場,成為眾多車企的共同選擇。零跑在成都車展上宣布,將在今年上市新產品C11,定位中型純電SUV,售價15.98萬-19.98萬元;威馬則推出W6 ACE極智版,售價在20萬左右;特斯拉也確定將推出16萬元左右的中低端車型。
(零跑汽車將于今年上市的新車領跑C11。)
造車新勢力的集體行動,傳統(tǒng)汽車巨頭也緊隨其后,吉利、長城等并不想將“蛋糕”拱手相送。據HS Markit的調研數據顯示,未來10年內,15萬-25萬元主流新能源汽車產品市場滲透率將從3%增長到40%;到2030年,15萬-25萬元產品將占據約60%的市場份額。
未來這一賽道中的競爭只會日益激烈,新舊勢力層出不窮,并開始不斷將產品和價格下探,誰都不愿放棄巨大的市場機會。不過對車企而言,這也將會是人才、資金、供應鏈等更為全方位的角逐賽。
中端市場越來越擁擠
一直以來,中國的新能源市場始終呈現出高端放量、低端爆發(fā)的“啞鈴”型結構,位于中間部分的中端市場向來不盡人意,但在市場規(guī)模達到一定程度后,其結構便會同傳統(tǒng)燃油車一樣,向“紡錘”型結構轉變。
“未來車企要打開中間人群市場,這個群體對新能源汽車產品的訴求是求新和求實?!庇熊嚻筘撠熑吮硎?,滿足這一群體的需求對車企來說挑戰(zhàn)更大,只有根據這部分人群需求研發(fā)出的高體驗產品,才能最終打開市場,推動新能源產業(yè)的發(fā)展。
在李斌看來,大眾市場品牌將是一個長期的戰(zhàn)略思考,“在蔚來的基礎上,大眾品牌的研發(fā)速度和研發(fā)效率只會越來越快?!崩畋筇寡?,但具體的時間還要根據各方面技術的情況以及市場環(huán)境進行考量。
據乘聯(lián)會統(tǒng)計數據顯示,在純電動乘用車領域,2021年8月高端車型銷量強勢增長,中低端車走勢同樣較強,新能源汽車的零售滲透率更是達到17.1%。其中,A00級批發(fā)銷量達8.29萬輛,占純電動乘用車總量的33%;A級電動車市場份額達到27%,從谷底開始回升;B級電動車達6.05萬輛,環(huán)比7月增長了23%,占據純電動乘用車市場24%份額,中端市場銷量增速不斷加快。
在價格方面,威馬汽車首席執(zhí)行官沈暉認為,介于15萬元~25萬元間的價格區(qū)間內的細分領域將會很快迎來爆發(fā)?!暗靡嬗诋a品和價格競爭力的提升,以及牌照政策等優(yōu)惠的落實,中端新能源汽車市場將會成為一片新藍海?!?/FONT>
(2021年4月27日,上海國際車展上的威馬W6。)
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也極占優(yōu)勢。據8月乘聯(lián)會的數據顯示,除特斯拉外,比亞迪、上汽通用、廣汽埃安等自主新能源乘用車品牌銷量均破萬,滲透率達到35%,而主流合資品牌的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也僅為2.7%。“自主品牌車企有可能會成為新能源汽車市場快速增長的最大贏家。”一位汽車領域分析師表示,這種情況下造車新勢力要在成本方面下功夫,尋找價格下探的可能性。
或許對造車新勢力來說,只有在新的時間節(jié)點到來之前,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才有可能在接下來的市場競爭中擁有更多的選擇權。否則在傳統(tǒng)車企發(fā)力新能源汽車以及特斯拉降價的左右圍攻下,造車新勢力們將面臨更為艱難的生存環(huán)境。
反觀燃油車企業(yè),在新能源積分與碳中和的大背景下,一方面要盡可能減少目前燃油車的排放量,加大力度對燃油車進行技術革新以降低燃料消耗;另一方面,雙積分政策使得傳統(tǒng)車企要售賣燃油車,就不得不生產相應比例的新能源車型??陀^上來說,這些車企的燃油車產銷量要被自己的新能源車擠占一部分。
而造車新勢力們最近集體主推的20萬左右的新能源車,更是讓燃油車市場進一步被吞噬。
在小鵬P5發(fā)布現場,小鵬董事長、CEO何小鵬不僅提到了特斯拉,還多次提到凱美瑞、邁騰和雅閣。畢竟,在價格上,P5和這些車型站在了同一條起跑線上 。
無法越過的產能問題
受制于全球供應鏈的不確定性,從今年年初開始,造車新勢力就為產能頭疼不已。蔚來更是在延遲交付、以及短暫停工之間徘徊。2021年二季度,蔚來只交付了21896輛,現階段其供應鏈產能只能維持在7500多輛。李斌坦言,雖然沖刺8000輛難度很大,但仍會全力以赴。
2021年4月底,蔚來與合肥市政府共建的新橋智能電動汽車產業(yè)園區(qū)開工建設,園區(qū)初期投資500億元,預計建成后年產值超5000億元,整車年產能達100萬輛,電池年產能達100GWh,預計將于2022年第三季度正式投產。
(2021年9月7日,上海一家蔚來汽車的門店。)
7月,蔚來總裁秦力洪對外表示,該工廠制造基地已經成功打樁,進展較為迅速。但在正式投產前,蔚來2022年要交付的三款新車型的壓力仍集中在江淮第一工廠上,其產能方面的壓力也將在下半年伴隨在蔚來身邊。
而對交付量不斷上漲的小鵬來說,產能壓力也是其無法逾越的難題之一。
據了解,小鵬汽車肇慶工廠目前年產 10萬輛的能力已經有些不堪重負,盡管其肇慶工廠二期擴建已經正式啟動,預計2022年上半年其產能可以提高到年產20 萬輛 ,廣州工廠預計在2022年三季度投產,即便如此,也無法緩解小鵬現階段的產能壓力。
據媒體報道,顧宏地曾表示,如果小鵬汽車在一兩年間需要更多的產能,將會考慮通過合并或收購的方式來擴大產量,以滿足交付需求。
“考慮到小鵬的增長軌跡,如果未來我們需要更大的產能,可能會考慮將現有工廠收購,作為我們可以使用的工具之一?!痹陬櫤甑乜磥?,車企應該對工廠產能進行合理的優(yōu)化,而不是一味擴建。
據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中國新能源汽車總產能已達到 2669萬輛,而2020年全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36萬輛,產能閑置和產能過剩問題非常嚴重,供需不對等問題亟需解決,有分析人士稱國內新能源汽車企業(yè)數量太大,且處于小而散的狀態(tài),未來或許會出現企業(yè)兼并重組的可能性,進而提高產業(yè)集中度。
但不管最終結果如何,留給新能源汽車企業(yè)的機會和時間都所剩無幾。
出品 《新視界》深度報道組 鳳凰網科技
作者 | 徐碩
(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