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壓實密度磷酸鐵鋰材料,作為提升電池快充性能并兼顧高能量密度的利器,正成為產業(yè)鏈企業(yè)技術競逐的高地。
此前,寧德時代發(fā)布神行超充電池,首次實現磷酸鐵鋰電池4C超充。而后又發(fā)布神行PLUS,正極采用顆粒級配技術,通過“將每一顆納米顆粒放置在適當位置”實現了超高壓實密度。由此讓神行PLUS在4C超充基礎上,實現205Wh/kg的系統能量密度。
據業(yè)內人士透露,2025年寧德時代將會把神行電池系列產品作為市場推廣的重中之重,其目標是達到該公司磷酸鐵鋰電池產品出貨量的50%-60%,并且在2025年底推出第二代神行電池。
值得注意的是,上汽通用汽車總經理盧曉近日透露,上汽通用與寧德時代聯合推出的6C超快充磷酸鐵鋰電池,將于今年在新升級的奧特能準900V平臺上投入使用。此外,據報道比亞迪亦將在2025年推出其第二代刀片電池,同時醞釀推出6C快充電池。
兩大行業(yè)龍頭不約而同的動作,無疑將加大對高壓密磷酸鐵鋰材料的需求。
“不僅僅是動力領域,還包含大容量儲能產品的導入,對高壓密磷酸鐵鋰材料需求可達60萬噸。”上述業(yè)內人士指出,考慮比亞迪二代刀片電池2025年預計應用20%以上,需求大概在20萬噸左右,合計2025年市場對高壓密磷酸鐵鋰材料的需求,預計將達80萬噸。
80萬噸是什么概念?參考來看,據業(yè)內機構統計,2024年磷酸鐵鋰行業(yè)產能合計約為410萬噸,預計2025年產能合計將達到約448萬噸。也就說,市場對高壓密鐵鋰的需求,將達到今年行業(yè)年度產能的近五分之一。
所謂高壓密磷酸鐵鋰,一般指壓實密度在2.6g/cm³以上。去年8月寧德時代給富臨精工預付款擴建產能,去年9月龍蟠科技開始給2.5g/cm³以上的中高壓密產品漲價。種種信號表明,高壓密磷酸鐵鋰產品出現結構性緊缺。
市場供不應求
“快充型磷酸鐵鋰技術趨勢發(fā)展明顯,催化對高壓實密度鐵鋰正極材料的需求。”據業(yè)內人士透露,目前行業(yè)內能夠實現量產高壓密產品的僅富臨精工、湖南裕能、龍蟠科技等極少數廠商,“產品供不應求,享受3000元/噸溢價”。
富臨精工公開表示,該公司高壓實磷酸鐵鋰產品,得到了核心客戶和一線主機廠的認可。根據華泰證券研報,目前富臨精工掌握的草酸亞鐵技術路線具備相對優(yōu)勢,能實現量產2.6g/cm³的壓實密度,而傳統固相法或者液相法能量產實現的壓實密度普遍在2.4-2.6 g/cm³之間。
“2024年以來,寧德時代神行電池(正極材料)的主力供應商有且僅有富臨精工,并且繼續(xù)迭代2.7g/cm³的壓實密度,2025年可實現滿足25萬噸需求的產能。”業(yè)內人士透露道。
隨著鐵鋰電池技術的不斷迭代,湖南裕能壓實密度 2.6-2.65 g/cm³的產品在2024年開始放量。東吳證券指出,湖南裕能二燒技術優(yōu)勢領先同行三年時間,高壓實Y9C和Y13產品各項性能對比同行更優(yōu)。2024年9月起,其高端產品占比接近30%,預計2025年這一比例有望提升至40-60%。
“公司高壓密鐵鋰新產品Y系列主要面向動力電池應用場景,通過改進粒徑級配技術,不僅有效提高了材料的壓實密度,也保證了材料的容量發(fā)揮和倍率性能。”湖南裕能在互動平臺表示。
電池中國注意到,去年4月,龍蟠科技旗下常州鋰源發(fā)布其新研發(fā)的四代高壓實磷酸鐵鋰S501,通過優(yōu)化元素摻雜、特殊燒結工藝等創(chuàng)新技術,實現了材料壓實和裝電能力的顯著提升,其粉末壓實密度達到了2.65g/cm³。
“下游對高壓密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需求量很大,而目前市面上沒有幾家公司能夠生產。”龍蟠科技表示,截至2024年9月,該類產品已占到龍蟠科技全部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的30%-40%。
作為納米磷酸鐵鋰材料龍頭,德方納米透露,該公司的液相法技術可以生產高壓實磷酸鐵鋰產品,動力型高壓密新產品已實現批量出貨,超高壓密新產品驗證進展順利。
除此之外,電池中國還注意到,山東精工電子科技去年8月申請一項名為“一種高壓實高容量磷酸鐵鋰及其制備方法”的專利,其磷酸鐵鋰材料粉體壓實密度可在2.60g/cm³以上;廣東邦普和湖南邦普去年9月申請一項名為“一種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的專利,通過結合液相法與固相法,實現單次燒結即可獲得大小顆粒搭配且物相均一的高壓密磷酸鐵鋰正極材料。
更高產品溢價
高壓密磷酸鐵鋰是一種“多邊形”高性能技術材料。興業(yè)證券指出,磷酸鐵鋰快充電池需要減少極片厚度以降低電池內阻,但減少極片厚度會降低電池能量密度,為了彌補這一不足,采用高壓實密度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可以兼顧能量密度和快充性能。
“相比錳鐵鋰電池的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存疑,高壓密電池的能量密度和前者差不多,但安全性方面沒有犧牲很多。”龍蟠科技負責人表示,隨著快充電池和大容量電芯的需求增加,2025年高壓密的正極材料需求會繼續(xù)增長,該類產品可能會處于產能供需平衡甚至產能不足的狀態(tài),從而產生更高的產品溢價。
從技術工藝上來講,二燒工藝是高壓實鐵鋰行業(yè)主流工藝。業(yè)內人士分析指出,傳統的一燒技術在生產高壓實產品時存在諸多問題,如顆粒分布無法精準控制,焙燒溫度高容易導致雜相產生,產氣量大可能損壞碳包覆結構等。而二燒工藝則通過更精確的工藝控制,實現顆粒的均勻分布,降低了大顆粒的比例和尺寸,從而提升產品性能。
“經歷過去幾年的大規(guī)模產能擴張,雖然市場對磷酸鐵鋰材料的需求持續(xù)增長,但是行業(yè)整體仍然處于供大于求的格局。”業(yè)內人士指出,磷酸鐵鋰行業(yè)企業(yè)整體盈利處于低位,如今市場對高壓密磷酸鐵鋰材料的需求格外旺盛,存在不小的產能缺口,部分產品存在一定溢價,有望給行業(yè)帶來業(yè)績彈性。
(來源電池中國)